LOT 0312 徐悲鸿(1895~1953) 1938年作 奔马图 镜心 设色纸本
Viewed 346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51×74cm
出版:《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名家书画精品集》 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1月,P128
款识:穀身先生惠教,廿七年晚秋悲鸿。钤印:悲鸿(朱文)
录文:问汝键足果何用,为觅生刍尽日驰。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徐悲鸿《奔马图》绘画精神解读陈姗小姗读画录骏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譬如昭陵六骏,这六匹骏马的形象,被以浮雕的形式呈现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背面祭坛上,其意义绝对不止是六匹骏马这样表面化的形象存在,六匹骏马被寄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昭陵六骏在骏马的身份之外,首先是战马,战马是具有开疆拓土的功勋的,伴随着唐太宗李世民建立起盛唐的不朽功业。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战马更多的代表的是不朽的功绩,代表着开朝立代的勋业,在战争年代,很多战马所建立的功勋都很卓著,甚至可以超越普通的士兵。徐悲鸿的《奔马图》创作年代是1938年,是一张特殊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画作,这匹奔马的绘制年代,正是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时。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日军对中国大地发起了多次战役,不断的将战火蔓延到华夏大地之上。一时间,兵燹之灾势不可挡,整个中华热土之上,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画案,到处都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饿殍满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个人,每个不想当亡国奴的人,其爱国激情都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内迁至重庆,1938年,徐悲鸿在泰国诗人泰戈尔的邀请下,远赴印度筹备展览。徐悲鸿到印度办展览,除了国际学术交流和艺术宣传的因素之外,多作画广筹款也是他的出游目的之一,这一时期,徐悲鸿以画笔为武器,卖画筹资,积极捐助中国革命事业,所以这一时期,是徐悲鸿的艺术创作高峰期,国难当头之际,他以极大的绘画热情,以艺术为形式,帮助祖国渡劫。徐悲鸿在画上的题跋诗文“问汝键足果何用,为觅生刍尽日驰”,很明显的使得奔马形象具备了更深刻的历史意义。这一时期,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奔马、雄狮、猛虎等形象,极受艺术家青睐,譬如何香凝女士笔下的雄狮猛虎,以及高剑父先生笔下的狮虎形象,都很明显的带有时代的气息,带有艺术家们对于国家和民族能够振兴的情感寄托。在二十八星宿当中,马又被称为“房星”,专门指天马,又被称为“天驷”,所谓“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就是指的这个典故。房星属于正气十足的星宿,妖邪之气遇到房星之力,自然会被压制,所以,即使从星宿学上面来看,房星也是星宿中的“战马”。这一时期,徐悲鸿如此深爱绘制骏马,其比兴意义不言而喻。抗战时期,徐悲鸿不是画奔马,就是画雄狮,亦或者是画雄鹰,都是有着很强的指向性的,抗日救亡人人有责,徐悲鸿以画笔为武器,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奋起觉醒的伟大期望。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是战马,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战士,以画笔为武器的战士,他笔下的战马形象最具烽火之气。徐悲鸿画马,迥异于前人,可以说,他的骏马形象脱胎于大写意画法,又凝聚了战马之精魄、奔马之魂灵,所以气势特别奔放。徐悲鸿的一支画笔,犹如钢刀一般,将骏马的体魄以大线条概括处理,笔力能扛鼎,亦能力透纸背,可以说,徐悲鸿开创了中国画画马的新境界,这也是徐悲鸿的马格外受到艺术史青睐的主要原因。
Preview:
2019年6月3日-5日 上午9:30-晚上20:00
Address:
北京亚洲大酒店大宴会厅(北京工体北路新中西街8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