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27 陆俨少 1977年作 毛泽东诗意井冈山《大井新貌》 镜片 设色纸本
Viewed 83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42×366cm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陆俨少》P36、P37,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著录:|1.《收藏投资导刊》,扉页P5,2014.10,总第99期,主管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国证券报。|2.《艺术新闻》,P194、P196,2014.11,总第202期|3.《收藏》,扉页P3,2014.11,总第297期,收藏杂志社出版。|4.《中国拍卖》,扉页P9、P25,2014.11,总第10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管,《中国拍卖》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5.《新闻晨报》,艺术新闻版块B5,2017.6.8。 |展览:|1.“隆重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江西省展览馆,1977年11月。|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陆俨少“大井新貌”巨作的艺术风范及学术视眼和史学之位|—郑竹三|品评一件书画大师之作,总关乎着三个艺术要素。一为:一流的技巧,二为:一流的思想,三为:一流的风格。作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文人画大师陆俨少的巨作“大井新貌”,正是具备着、养器着、广德着这三个艺术要素,具有标杆性指向。|关于这件巨作的诞生,在《陆俨少自叙》一书中有记:“井冈山当时正在南山顶上筹建革命纪念馆,需要几幅大型布置画,要我执笔。于是向上海画院调来郁文华等二人协助工作。”这是说这件巨作“大井新貌”,就是陆俨少先生一人完成的。题款上的郁文华、徐志文二位画师,当时只是助手而已。|一流的技巧。陆俨少先生是中国宋、元、明、清山水画文脉的集大成者。以南宋·谢赫品评六法中“骨法用笔”而论,陆俨少先生的艺术笔性,正是书法笔仗在山水画中烂熟运用。更何况陆俨少先生的笔性是中锋圆润的,是刚健寓婀娜的,是陆师创造“卧笔中锋”而自如的。品赏“大井新貌”巨作,乃是陆俨少先生笔性艺术运用之成熟高峰期。这个“书画同源”的美学法则,在陆俨少这代艺术家群体里,陆俨少先生可谓是最具佼佼者与典型者之一。这就为这件“大井新貌”革命题材之巨作,作了高修养、大功力的一流的笔墨技巧,蓄备了、成就了煌煌巨作的笔情墨韵之基因。|一流的思想。在1977年8月于井冈山创作的这件“大井新貌”巨制中,其思想性有二层意蕴,一为陆俨少先生是带着使命感、责任感及崇敬感的精神去完成的一维政治思想。因为井冈山市大井村之“大井”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旧居。而创作“大井新貌”,则是1977年,时离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居住时,整整已有50周年,时隔50年的新中国在这里已经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的新貌。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新时代,这里的农耕文明正是春耕之时,一派繁忙而繁荣的景象。伴随着青山葳蕤,大地葱翠,农居安乐。这是好时代的艺术主题,也是新中国画家走向生活的艺术篇章!自如陆俨少为之写毛泽东主席旧居“白屋”,制于大图之中央,自有深刻的美好寓意。|另一个则是艺术思想,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知白守黑”和黄宾虹先生倡导的“太极图是绘画秘诀”的自然运用。在这幅“大井新貌”巨制中,那白云流动的太极式图腾和那山峦浑厚华滋的黑白之对比,正是陆俨少先生于山水画中最着显眼的一个画点之一。|这个黑白的“知白守黑”的美学在这幅大图中,陆俨少又一次地把它以极自然的图象突出之,以阐明中国画经典传统美学的生命力与审美价值之永恒。因为“知白守黑”哲理美学是中国人“道法自然”中的一个永恒之真理和命题。陆俨少先生者通达此哲理,而以山水画为载体之演绎者是也!|一流的风格。风格的确立是衡量画家及画作成就的重要标准。潘天寿大师的艺术构成是以“不齐觚三角”的不等边三角形成之,黄宾虹大师的艺术构成是以“太极图”的“S”形成之(含太极图“S”形气脉),吾观陆俨少先生此大图之艺术构成亦是以“不齐觚三角”的多个结构成之。那近山远岫、那平畴村居、那森林逶迤,一一以“不齐觚三角”美学构成之,这个多视角、多层次、多结构的不等边三角形的构成美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平中有奇”的美妙景致之中,令人遐思不已也。尔时令品鉴者,没有按图索骥之感,而是在陆俨少大师本能的艺术修养里使命题画具有多维美象,及具有写意、写境、写真之大象大美。于是可以说,艺术风格之大、之难、之独突、之确立,乃是大师所为;黄宾虹如是、潘天寿如是、陆俨少如是。正是这些艺术大师的独突风格与笔墨传薪,令我们品鉴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及审美价值的永恒;以及美术史学之位。|凡能列坐中国美术史中之艺术大师者,必须具有笔者界定的八个艺术要素。即:|一、士夫精神的担当者;|二、经典之笔(墨)的传承者;|三、苦功妙理的双修者;|四、深厚修养的达志者;|五、才情奔放的济美者;|六、品德高雅的会通者;|七、哲理思想的演绎者;|八、浑厚华滋的大美者。|盖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大师陆俨少先生有如是功、如是能、如是德!|“大井新貌”山水巨作,为上述之论作了舒荣与畅神的会通!甚幸!甚幸!又正是此艺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矣!|2017年4月23日记于钱塘春耕草堂||徐志文着《大井新貌创作始末》||一九七七年七月中旬,上海中国画院委派画师二人——郁文华和我,赴江西井冈山,和先已在井冈山写生的画师陆俨少会合,为正筹建中的井冈山南山革命纪念馆创作大型布置画。在此一年前我曾陪同恩师唐云在井冈山写生月余,遍历各主要革命胜景,恩师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遗迹,为后世所钦仰。|郁文华和我到达之前,陆俨少由他的学生车鹏飞陪侍,已在井冈山写生数周,其时,恰逢著名演员赵丹在那里深入生活,浙江美院(已为中国美院)的孔仲起亦同时在彼地写生。我们到达后,宾馆很热闹,大家相聚纵谈艺事饮酒作画,一时乐在其中。之后的一个多月,先是由井冈山方面派专人陪同,到当时红军活动的各著名革命景点体验写生,我们去了黄洋界、八面山、朱砂冲、双马石、大井等地。郁文华首次来井冈山,感觉比我们新鲜多了。写生要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记得在八面山哨口写生时,山顶峰高险峻,当时虽是盛夏季节,却也冷风凛冽刺骨,陆俨少上山时只穿了一件短袖衬衣,冻得皮肤发紫,他是个异常敬业的画家,依然对景写生不怠,我见了实在于心不忍,脱下身上短衫让他穿上取暖,自己只穿一件汗背心速写。他当时相当感动,回到宾馆后,特地画了整张四尺宣墨梅谢我(可惜此画回沪后被有心人逞强取去),并要我在他已完成的十数张习作中挑选一幅相赠。这一段往事,现在回味起来,仍很有回味。|写生,体验参观月余后,井冈山方面领导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创作一幅描绘井冈山大井的新面貌。当时文革浩劫刚结束,百废待举,而革命根据地更需要创作描绘建设新农村的题材,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性的任务。以陆俨少为主,我们开始酝酿讨论构思布局,作为实体上的山水画,以大井的具象环境写生为主,配以各种大生产劳动的人物场面,几易其稿(我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二幅小稿),先作了一幅小尺宣的彩墨稿,送呈有关领导审阅后,再由陆俨少画师执笔,画了数天时间,完成了一张丈二匹宣的巨幅作品,最后由陆俨少题词:“《大井新貌》,一九七七年八月郁文华、徐志文、陆俨少合作。”|作品完成后,讯即由上海中国画院特地派来的裱画技师刘益三等装裱完成,因条件所限,所以因陋就简,裱画是在宾馆大厅的底板上进行的。|数天后,郁文华与我二人告别井冈山,取道庐山写生。三十四年过去了,再见到当时的作品,良多感概,固记之。|徐志文于上海悟涛小筑灯下。||井冈情怀 艺术丰碑—家父陆俨少与井冈山|家父陆俨少,自戏一生“烟霞有癖”,独好游山玩水,自年轻开始,便游历山川景致,名胜古迹,为山水画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革之后,父亲重获新生,为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与突破,已入高龄的家父毅然满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再次卧游黄山、普陀山、雁荡山、武夷山、青城山、庐山、井冈山等许多名山大川。然而,令他终生难忘的是:一九七七年的井冈山之行,每次谈到此行,父亲总是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希望有机会重上井冈山。|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被开国元勋朱德称为“天下第一山”,是新中国的星星之火在此点燃的革命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韶山、遵义、延安被列为中国革命四大纪念圣地。新中国成立后,吸引了傅抱石、郭沫若、李可染、陆俨少、关山月、唐云、罗工柳、古元、刘春华、钱松嵒、宋文治、魏紫熙、杨之光、黎雄才等著名书画家,先后来到井冈山写生,汲取艺术灵感与养分,创作具有时代风格的红色革命题材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时我父亲还没有平反,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份,带着对于革命先烈、根据地深厚的感情,怀着对国家、对党以及对无数革命先烈无限崇敬的心情走上了井冈山,把他毕生的艺术献给了祖国和党。|家父《陆俨少自叙》第四十六中写到:“四人帮”既经粉碎,一九七七年五月我到井冈山写生。于此知道了当年革命斗争之坚贞激烈,而瞻顾遗迹,怀念先烈,徘徊不能去。那时赵丹同志因排演新电影,到井冈山下生活,和我相识。他作画劲头很大,可以说天天在我房内,用我笔砚作画。他说将来老了,戏演不动,就要专门作画,我也以有些画友而引为高兴。后来回到上海,他总惦记这段因缘,时常提起我。他身体强健,讵料忽患癌症,遽致不治,言之痛悼。井冈山当时正在南山顶上筹建革命纪念馆,需要几幅大型布置画,要我执笔。于是向上海画院调来郁文华等二人协助工作。我在井冈山住了三个月,于九月初回到南昌,准备上庐山,而此时上海有人造谣言,说我“再不回来,要出大事了”。我奉公守法,坦然处之,但家里人心有余悸,打来电报,长途电话,说庐山决不能上,催我速回。我于是回到上海。所谓谣言,毫无根据,不攻自破。”|这段自叙记录了他井冈山之行的主要情况,其中“……打来电报,长途电话,催我速回,”就是我奉母之命去邮局打给父亲的。父亲同我谈到:与电影艺术家赵丹的相遇,赵丹听说我在山上同住一宾馆,萌生结交之意,文革期间共同的遭遇,两人命运相似,兴趣相投,遂结为挚友。在井冈山时,同游龙潭之胜,引以为乐,父亲画赠赵丹《井冈揽胜图》,赵丹画赠先父《雁荡大龙湫》。回沪后,赵丹还特意画了一幅画送给父亲,画完想起忘了带印章,让我一路找黄宗英,未找到,最后画落了款,却未盖章。赵丹离世以后,见报得知,浙江博物馆正展出赵丹山水画遗作,父亲带病前往参观,恍然如见故人,感叹到,我惜其人,长才未竟。|父亲生前还跟我谈到,一九七七年五月,李可染受国务院委派,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大型布置画《巍巍井冈山》,来到井冈山写生体验生活,他刚离开,我就到了,未能在井冈山谋面,甚感遗憾。在王兆荣撰写的《李可染先生井冈山庐山行程记实》中,有如下记叙:[……1977年5月25日上午(李可染)参观了大井毛主席旧居,这里青山绿水,白墙黑瓦,是非常祥和的地方,当年毛主席常坐在门前的一块大石头上(称读书石),思考着革命的未来……李先生在这块石头上也坐了一会儿与师母(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和我们合影……”,“……后来(李可染)还为赵丹(当时正好在井冈山体验生活)画了一张画……”相赠,我还告诉李可染先生,上海的陆俨少很快也要来到江西,会到井冈山、庐山,李先生说,“陆俨少先生的传统功力很深,格调也高,字和画都好,听说他一生也很坎坷,只是没有机会见到他。”后来我见到陆先生时把李先生这些话转告给他,陆先生听后很感动地说“我和李先生没见过面,他是一位大家,能注意到我,又能这样评价我,我很感谢他。”后来他们在北京见面了,促膝谈心,互相引为知己。素有“南陆北李”之誉的两位艺术大师,同年同月来到井冈山这块红色山水中汲取创作灵感和养分,成就了各自的红色经典之作。]|父亲所作《井冈山五哨口》长卷,由李可染先生题写引首“井冈山五哨口”。父亲曾到中央美院讲课,李先生当作众多学生的面称自己尚停留在必然王国内,而陆俨少却已画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1989年父亲再度到北京同李可染先生相见,留下珍贵合影。翌年,李先生便因病去世,父亲闻讯大悲,特意写了一副长对,叫我快递到北京。|井冈山之行,父亲倍感中国革命之艰难困苦,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家父在《井冈山五哨口》长卷落款题跋中写到:“井冈山位群山之中,峰峦稠叠,竹树蒙密,其诸哨口,乘高居危,形势险绝。予至其处,缅想当年革命斗争之艰贞激烈,而星星之火,势成燎原,虽曰人和,亦恃地利,今遗址宛然,为之徘徊不能去云。”——摘自《陆俨少全集·六》P102。|“井冈处罗霄山脉中部,当湘赣之交,南及闽粤,进攻退守,地势险要,革命之为根据地,非偶然也,于今五十年,父老犹能言当时斗争情况。红旗不倒,插遍全国,缅怀先烈,仰止无既。”——摘自《陆俨少全集·六》P194。|在井冈山上期间,着手创作的第一天他就感觉仅凭传统技法是不能把井冈山的精神面貌和特征反映出来的,所以接下来的两天父亲又到井冈山的几个景点仔细的观察,他反复领悟传统各家各派的技法,并将井冈山的面貌特征和它独有的灵气结合起来,所以他必须要在传统的技法上要创新。父亲的基本功力非常扎实,从宋元明清到各家各派都运用得游刃有余,再加之他在艺术领域里的特殊天赋和对自然界敏锐的洞察力,他把井冈山的神韵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终于创造出了井冈山画法,他运用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皴点,又根据群山在乌云遮蔽和阳光照射下不同的光影变幻,创造了大小浓淡不一的墨块和精妙极臻的留白。糅合以上几点,以他灵变的笔墨和高古的格调创造了红色题材井冈山画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技法的空白。可以说,创造井冈山画法是他艺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他爱上了井冈山的山山水水,在他以后的创作历程中井冈山题材也是他画得最多的题材。他由井冈山只见树木,不见山石的高山大岭,葱郁景色里,创造了以画丛树密林覆盖冈岭而见洼隆起伏的技法,更显“岚翠空青,晦明开阖,气象万千”,|在家父为林锴作二册页画中题跋:“不到井冈,不见林木之盛。朝晖夕霏,掩映岩谷,拥青泼翠,苍然一色。盖其植被之厚,他山无有是也。交柯接叶,不见土石,而于丛薄荟蔚之际,见冈峦起伏之状,盖亦古法之所未有也。故写井冈,必创新法,创新法而后能传并井冈之真。”——摘自《陆俨少全集·六》P194。|他从井冈山翠竹的生长姿态里,创造了画竹丛的新技法,“在井冈山见满山毛竹林,滴露和烟,形态殊胜,因创为是法。”——摘自《陆俨少全集·六》P106。|家父“留白”之法,在原有技法上再创新技,即可表现云、水,又可表现满山林木和轮廓光。“去年从井冈山回来,反映满山林木,用上去说不定是什么,既可是表现云气,又可是表现流泉,又可是表现轮廓光,但在画面上有了这些条条,就变化多姿,增加装饰美。”——摘自《陆俨少全集·六》P99。|父亲生前经常感叹:巍巍井冈山,成就了我绘画技法的诸多创新,成就了我艺术成就的新突破,让我流连忘返,终生难于忘却。|三个月的井冈山之行,铸就了父亲山水画创作新巅峰,为后世留下了《井冈春色》、《井冈山五哨口》、《朱砂冲》、《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新貌》、《朱砂冲哨口》、《罗浮新貌》等井冈山系列的精品力作和具有时代风格的红色革命题材经典之作近百件,此系列作品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父亲本人的写生和创作作品,作品除留存一部分外,其余赠送给井冈山宾馆、革命博物馆等单位、井冈山方面接待陪同人员、在井冈山相遇的赵丹、孔仲起、上海画院的画师、父亲的学生等,此类作品题跋中全部署家父名款,占井冈山系列作品的大部分。第二类则是父亲在自叙第四十六中记叙的“几幅大型布置画”,实际上也是这段特殊时期的特殊作品,这类作品均题有三人合作的名款,令家父念念不忘。1990年8月,82岁高龄的父亲见到二十年前所创巨作《女真人生活图》,兴奋不已,感慨万千,多日不得平静。此图在完成时,左下角落有“陆俨少、孙祖白画”款,多日之后,父亲又在此作右上方长题如下:“女真人生活图,丁酉戊戌之交,为响应国画为政治服务,予与孙祖白兄创为是图,祖白从事画史、画论工作,两人者,搜集素材,经营位置,商酌人物服饰、动态,既定,由予一人执笔,自起稿、上墨以至完成,未当假手他人。不久,予有政治之厄,打入另册,沉沦二十余年,此图亦不知流落何所。今日重出,如远行客离乡日久,到家重见亲生儿女,感慨由之矣!此图祖白亦曾出力,故亦具名其上而不再钤章,后之觉者可考觉焉。|庚午十月,八二叟陆俨少记。”1977年5月底,家父由车鹏飞陪侍到井冈山写生近一个半月,在绘画艺术的变革创新上,收获颇丰,期间,井冈山正在南山顶上筹建革命纪念馆,需要几幅大型布置画,要家父执笔,独立绘制,鉴于当时特殊时期,家父的身份又未彻底平反等诸因素,于是,井冈山方面向上海画院联系之后,于当年7月受组织派遣,调来郁文华等二人协助家父工作,在当时,这也算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下达的政治任务,在得到组织认可的情况下,家父满怀创作激情,带着使命感、责任感、崇敬感,在井冈山方面专人陪同下,他们到大井、黄洋界、八面山、朱砂冲、双马石等革命胜景写生参观近一个月后,井冈山方面给我们下达了任务,即创作绘制完成几幅描绘井冈山新貌的大型布置画,于是他们共同酝酿讨论体裁,构思内容,画面布局等,最后,由家父提议以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意,创作既反映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点燃星星之火的红色革命历史,又反映井冈山人民响应毛主席号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建设新家园的新貌图,经多次修改完善,画了《大井新貌》等几幅样稿,送呈井冈山方面有关领导审阅同意后,开始了绘制工作,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他们因陋就简,在宾馆用了几张桌子合并做画桌,井冈山方面要求由家父独自执笔,并派人陪同,按照送审样稿,历经数日,终于完成,落款题三人合作的名款。在得到了井冈山方面和上海画院的肯定后,上海画院迅即派装裱师刘益三等人前来装裱,就此任务圆满完成,郁文华、徐志文离开井冈山去庐山后返沪。《大井新貌》等几幅大型巨作,倾注了家父井冈山之行所有创新之法,不可多得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事绘画艺术者唯有艺术精品才能永存于世间,千秋万代,永远留芳。|家父为我们红色题材井冈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圆满地完成了祖国、党和民族交给他的光荣任务!父亲这幅绚丽伟大的井冈山画作,令我深感自豪!|毛主席诗意井冈山《大井新貌》图,2014年5月在上海展览时,我终于一睹其风采,此作正是家父精神面貌最好,艺术风格最为成熟时期,在井冈山之行所创之作,该作尺幅最大,场景最为雄伟壮观,人物之多最为生动,思想内涵最为丰富,红色革命体裁最为突出,时代风格最为明显,是集艺术之大成的巅峰巨作,是时代的语言,是精神的画作,是山河的新貌,是家父艺术生涯中为山河立传,最为精彩最为华丽的篇章,令人叹为观止,沧桑变幻,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往事如烟,以上所述和追忆,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令我记忆犹新。|2016年5月,我已近八十高龄,我带着对家父的思念和缅怀,带着对革命圣地的敬仰,带着家父所创《大井新貌》图原作,沿着父亲的足迹,取道南昌,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井冈山。神奇的井冈山,山因革命而高,地因人杰而大,革命胜迹,壮丽山河交相辉映。在井冈山我们一行观看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参观了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碑林等,游览了黄洋界、朱砂冲等五大哨口和大井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等著名的革命景点,品尝了红米饭、南瓜汤、红军酒……我们一行为集红色人文景观与绿色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井冈山而陶醉。在井冈山我们一行住在井冈山宾馆,父亲当年就下榻于此宾馆三个月,许多作品都署有“于井冈山宾馆”的款,也为宾馆留下了多幅书画巨作,现在宾馆的简介册中间还刊登有父亲的一幅画作《朱砂冲硝口》,在井冈山碑林(舒同题写),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的手书和墨迹,家父的两件作品也被收列其中;挹翠湖,位于井冈山茨坪中心,环境十分优雅,因家父为之题写“挹翠映波”而命名为挹翠湖,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有父亲的书画作品,父亲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刊登于1978年《美术》第五期封面,井冈山《朱砂冲》在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中获大奖。如此等等所见所闻,说明了父亲对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的热爱,以及井冈山人民对父亲的肯定和尊重。来到井冈山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带着父亲创作的作品,来到大井实 地参观考察,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这里溪水流淌,田园吐翠,峰峦叠幛,群山环抱,宛若“井”状而得名,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住地和重要革命活动场地,到达大井毛主席旧居内的大厅中,我们一行将图悬挂于墙面上,正准备拍照和接受采访时,一位精干的小伙子进入大厅,看着墙上悬挂的画,非常激动地大声对我们说,这是国画大师陆俨少在我们井冈山创作的经典作品,一时大厅所有的人非常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小伙子,不知如何是好?原来此人是当地的一名爱好书画的收藏者,叫李泳华,在茨坪挹翠湖旁还开有一家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供前来井冈山写生创作的画家休息、交流,激动惊讶过后,在毛主席旧居前的读书石树旁,小李告诉了我们父亲在井冈山的秩事,并得知在井冈山陪伴家父三个月的胡海先生(当时是井冈山宾馆的工作人员),他可联系和我们见面时,我们大为惊喜,即将离开革命圣地前几小时,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门前,我们一行见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胡海夫妻,两人在小李的陪同下,带着家父赠予的画作和井冈泉水酿制的美酒,迎了上来,此时我和老伴好似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感慨之情油然而生,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在返沪的列车上,我思考着此行的所见所闻所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画作描绘的实地,大井毛主席旧居内遇见小李,后又见到尚健在的胡海夫妇,我想这是:家父所创井冈山《大井新貌》图,四十年后,重上井冈山的缘分!|今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之双庆,也是家父井冈山之行四十周年之纪念,缅怀先烈,追思、告慰家父的井冈情缘,特撰此文,释放心怀,仰止无即,是以为记。|陆亨于海上|2017年5月18日
Preview:
2017年6月30日-7月1日上午9:00-下午18:00
Address:
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三楼宴会厅(上海静安区恒丰路500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