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812 清乾隆 青花缠枝佛莲“福庆有余”纹象耳扁瓶
Viewed 122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31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日本井上家族旧藏|香港苏富比2009年秋拍,Lot1699||参阅:《清代康雍干官窑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编号12||说明:乾隆一朝堪称中国瓷器历史之巅峰时代,其品类之繁复,技术之高超,皆空前绝后,御窑厂集良工巧匠之能事,依遵乾隆皇帝之广博爱好,仿古采今,精心研烧,多有创新,遂致所出之御瓷器型奇巧,花饰佚丽,雍容华贵,独步古今。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此象耳扁瓶是乾隆皇帝御瓷的代表之作。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曾命唐英为朝廷制作难度极具挑战性和样式新颖的瓷器,往往更注重工艺的精雕细琢。在皇帝的授意下,唐英兢兢业业、力求创新,在材料和工艺上精雕细琢,从而创造出造型独特和图案繁杂的作品。|此瓶造型摹自古代青铜器,以象首为耳。口沿至颈部下端勾绘五层纹饰,口沿处饰璎珞纹,其下接“双鱼”和“飞蝠”纹勾绘于瓶颈中部,颈部下端由上而下分别饰以仿古蕉叶纹、缠枝莲纹和如意纹。瓶下部从足部由下而上绘饰三层图纹与颈中下方图案相应。腹部通体则饰以极为罕见的缠枝莲花,中央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别贯穿以如意和双磬组成中线,与瓶颈中部的“双鱼”和“飞蝠”纹寓意“福庆有余”。整体绘画极具西洋巴罗克气息浓郁,线条繁密清晰,造型扁圆,并加以创新之辅以象耳装饰,可谓创造了乾隆时期青花御瓷的崭新样式,为乾隆御瓷中极其少见之器。底部满施白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本品造型是为乾隆御瓷之中独特品类,除本品之青花双象耳扁瓶外,另一件相同款式的瓷瓶,藏于望星楼,展览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载于《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2004年,第12号。这件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中国传统图案与西方绘画技法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略闪青白,光泽莹润。青花发色“稳定、浑厚、沉着”,使用国产上等浙料烧制,舆雍正青花并无差别,达到了极好的发色效果。造型方面,在继承前朝花觚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了乾隆仿古陈设瓷的新式样。通体纹饰以缠枝莲花纹为主,辅以西番莲、如意纹等装饰,口足呼应的连续仿古,纹样以中轴线对称的分布方式等都成为后来清代御窑青花瓷器装饰的典范。青花一色苍翠欲滴,且笔法不同于传统品种之重重点染。通过独特的装饰带在这件作品中获得了一种异国情调。扁瓶上的荷花和卷曲的花瓣是典型的中国风格,结合西方绘画方式,此乃是通过在宫廷工作的耶稣会传教士画家而流行起来的。花瓣和花叶的轻微色调层次处理方式达到了一种明暗对比和体积的效果,这是清朝之前的中国宫廷所不熟悉的,更彰显此扁瓶的独特之处。|此扁瓶不仅融合了古今艺术造型之意,更是由巧匠将中西文化的差异,由矛盾、冲突到完美调和。将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加入了西方文化的精随,融合了中国传统缠枝莲图案的风雅与洛可可式西番莲纹的浪漫。置于庭内,它所体现的即是皇室对于御瓷陈设的最高品味。
Preview:
2018年12月3-4日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 B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