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4 清早期 綠度母金銅造像
Viewed 266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H:63cm
大漠圣莲——清早期内蒙古多伦绿度母金铜造像赏识黄春和(首都博物馆) 在清代藏传佛像艺术体系中,漠南蒙古造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流派,它与漠北的扎纳巴扎尔造像比肩而行,南北辉映,共同展现着蒙古民族独特的佛教信仰和艺术审美,成为清代蒙古地区最富民族特色的两大藏传造像艺术形式之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青睐于漠北蒙古造像,而对漠南蒙古造像似乎置若罔闻,主要原因是市场所见漠南蒙古造像大多为锤擛形式,缺乏具有震撼力的精美之作。此次厦门心和推出的这尊铜鎏金绿度母像,是一尊出自内蒙古多伦铸场的造像精品,让人眼前一亮,一定能改变人们的固有看法,重新建立对漠南蒙古造像艺术价值与地位的正确认识。 此尊头顶束高发髻,发髻盘成螺状,髻顶安化佛——阿弥陀佛,余发垂于两肩,大耳垂肩。面如满月,丰满圆润,细眉修长,似弯月高悬,双目低垂,鼻直适中,嘴如樱桃般小巧,微露一丝笑意,唇边涂红,面容秀美而神圣。双肩宽阔,双乳呈球状高高隆起,腰部收束,下腹饱满,躯体柔软,身段窈窕,女性特征明显而突出。上身饰项圈和U字形长链,双肩披帔帛,下身着长裙,腰间束有宝带,腰带下垂有连珠式璎珞。帔帛绕臂后自然下垂,尾端于两腿外侧向上翻卷,似盛开的花朵,极富装饰意味。裙子表现亦十分独到,衣质薄透贴体,上面均匀刻画平行的双阴线衣纹,双阴线之间又刻出一道道波折纹,双阴线似水中波浪,而波折纹似层层涟漪,手法细腻,形式极其美妙,生动表现出裙子轻薄柔软的质感。手和足部饰有钏镯。另外,全身装饰上还镶嵌有大小不同的绿松石,珠光宝气集于一身,颇显雍容与华贵。半跏趺坐姿,左腿横盘,右腿下垂,左手当胸结安慰印,右手置右膝结施与印,体态优美而大方。这一造型姿势是其形象和身份的重要标识,更是其内证智慧与济世功德的主要表征。整体看来,此尊造型完美,工艺精细,形象妙好,风格独特,在现今所见的绿度母造像中堪称稀有,见者闻者,莫不欢喜赞叹。 此尊的造型风格十分特殊,艺术因素也来源多途,球状的双乳具有尼泊尔审美特点,高隆的发髻显示了内蒙古造像特征,整体造型来源于西藏的图像范式,而躯体、面相及帔帛等多处又表现出内地写实艺术的倾向,可谓博采众长,而又自然天成。因此对其产地和风格,一时让人难以遽断。它产自西藏、内地、蒙古还是内蒙古?这四地似乎皆有可能。但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倾向于内蒙古地区,理由有五:一是其面部宽大饱满,嘴窝内陷,具蒙古人明显特征。法国人古伯察所著《鞑靼西藏旅行记》曾描述蒙古人特征曰:“蒙古人面庞平坦,颧骨突出,下颌短而后缩,额头凹陷,双眼小而斜视……中等身材。”此尊面部基本符合古伯察观察的蒙古人特征。二是头顶发髻高高隆起,造型别致,与内蒙古造像葫芦状发髻极其相似。三是全身装饰上镶嵌有绿松石,体现了蒙古造像传统的装饰习俗。四是工艺独特讲究,胸前的璎珞、长链,以及臂钏、手镯和足钏等装饰,凸起如浮雕,极富立体感,可以明显看出它们与像身为一体铸出,而后进行錾刻,展现了漠南蒙古擅长的金工工艺特点。五是腿部涟漪状的波浪纹,是蒙古造像习惯的装饰细节,在内蒙古地区金铜造像上常可见到类似表现。如此众多的特征无不体现出漠南蒙古民族的审美和工艺特色,足以证明此尊与内蒙古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漠南蒙古地区主要以擅长锤擛形式造像而著称,目前市场所见亦均为此类锤擛形式,造像胎体轻薄,装饰繁复。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节省材料,以满足大漠众多经济条件一般寺庙殿堂的供奉所需。其实,除了锤擛形式的造像外,该地区也擅长铸造佛像,这尊造像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目前国内外尚有许多漠南蒙古铸像遗存下来。此尊选材精良,铸工精细,铸胎厚重,通体鎏金,外表光洁平滑,金色明亮绚丽,特别是其体量又非常高大,在现存的蒙古铸像中十分少见,充分体现了漠南蒙古地区高超的雕刻技艺和铸造工艺水平。对于这样一尊大体量和高品质的铸像,我们不难推测它的产地和供奉地点。它的产地一定与当时漠南蒙古几个著名的铸场有关。据记载,清代漠南蒙古造像之地有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多伦和张家口等地,其中多伦铸场名气最大,工艺技术亦优于其他两地。当地高僧也普遍认为多伦造像甚至比北京和库伦制作的造像还要精良,而这尊造像身上的装饰等也体现了多伦铸场擅长的工艺特点。因此我们倾向于这尊造像出自蒙古多伦,是多伦铸场制作的精美佛像。 多伦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城,以城南多伦泊而得名,全称“多伦诺尔”。其历史十分悠久,地位显赫,金代为桓州府,元代为上都开平府,明代为开平卫地。清康熙时,康熙皇帝召集蒙古各部会盟于此,以庆祝平定噶尔丹的胜利,旋即建汇宗寺,任命一世哲布尊丹巴主持,后改由章嘉活佛主持,由此而名声大噪,成为蒙古地区传播藏传佛教的重地。随着佛寺的建立和宗教地位的上升,多伦制作佛像的作坊应运而生,并成为蒙古乃至整个藏传佛教流行区域内制作佛像的重地。匈牙利学者卢米尔•吉斯在其著作中说:“最著名的制作青铜神像的中心有拉萨、扎什伦布和内蒙古的多伦。这些传世的青铜神像就是从这些地方运到西藏的。”就给予了多伦铸场极高的评价。多伦制作的佛像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装饰繁复,蜚声大漠内外。当时就得到人们极高的称赞,称其比例尺寸精确,制作工艺和鎏金水平很高,“佛像大至旬丈,小至盈寸,均能范铜铸造……仪容微妙,衣纹挺劲古致,极有美术价值”(杨溥:《察哈尔口北六县调查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2012年)。 同时,多伦地处喀尔喀蒙古与京城北京的中间地带,而又有连接清廷与蒙古各部关系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宗教政治影响都会对多伦的佛教和佛教艺术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佛像艺术风格上它必然要受到同一时期北京宫廷和喀尔喀蒙古造像风格的影响。这尊绿度母像胸部双乳高高隆起,帔帛生动写实,分别带有喀尔喀蒙古和内地造像鲜明的风格特征,就与其地理和政治地位密不可分。而这些外来元素的融入,也大大增添了这尊造像的艺术光彩。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尊绿度母像国内还存有两尊,一尊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另一尊为台湾洪三雄先生收藏。据说国外也有收藏,但笔者尚未看到可靠的资料。目前所知另两尊绿度母像不仅风格与此尊完全一致,而且造型样式、大小和工艺也与之完全相同。虽然这些绿度母像今天分散于各方,但是它们原来应为一地流出,是一堂完整的供奉。那么,原来一共有多少尊呢?根据藏传佛教造像仪轨和现存三尊造像的图像分析,这堂绿度母像原来一共应有八尊。八尊代表的是八尊度母像,是观音菩萨救八种众生苦难而化现的八种佛母形象。在藏传佛教艺术中,观音救八难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以一尊八臂的度母像表现,在藏传佛教唐卡和金铜造像中十分多见;另一种是以八种相同的度母形象表现,多见于藏传佛教唐卡上。比较可知,目前所知三尊绿度母像与后一种形式相符,原应为八尊一堂的组合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对此尊的价值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其一,此尊是目前所见漠南蒙古风格造像中为数不多的铸造类佛像,对于研究漠南蒙古造像中铸造类佛像的艺术和工艺特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二,此尊风格典型,民族特色鲜明突出,对于研究漠南蒙古造像的民族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三,此尊体量较大,工艺精致,明显出自清代蒙古地区名闻遐迩的多伦铸场,而供奉地点一定是名望显赫、经济富足的大寺庙或皇家寺庙,具有极其高贵的艺术品质。其四,此尊表现的是藏传佛教十分尊崇的绿度母题材,她是观音菩萨化现的二十一种化身之一,也是集智慧与慈悲于一身的女性尊神,漠南蒙古地区较早塑造绿度母像,充分展现了以彪悍粗犷著称的蒙古民族温情睿智的一面,也体现了他们对慈悲与智慧这一人类崇高理想精神的执着追求;蒙古地区后来普遍流行度母信仰和度母造像,此尊无疑具有开风气之先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亦显示了此尊在地域宗教信仰和文化学上的特殊价值。來源:海外藏家舊藏A FINE GILT-BRONZE FIGURE OF A SEATED GREEN TARAEarly Qing Dynasty
Preview:
10月26-27日10:00-18:00
Address:
厦门宝龙大酒店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