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06 星星画会成员作品整体拍卖 (共计二十一件)
Viewed 783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尺寸不一
606严力(b.1954)天问布面油画1981年作73×48.5 cm签名:Y.L.81.2606严力(b.1954)纪念约翰列侬——给和平一个机会布面油画1981年作99.5×78.5 cm签名:Y.L.81.2606薄云(b.1948)荷塘月色设色纸本1982年作66×43.5 cm 钤印:薄云(朱文)出版:《原点》P7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薄云(b.1948)古镇设色纸本1981年作70×52 cm签名:薄云钤印:薄云(朱文)出版:《原点》P6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薄云(b.1948)渡口设色纸本1981年作74×66 cm签名:薄云钤印:薄云(白文)出版:《原点》P71,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薄云(b.1948)世纪之初设色纸本1980年作131.5×54 cm签名:薄云钤印:薄云(朱文)出版:《原点》P67,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黄锐(b.1952)江南小镇布面油画1981年作71.5×72 cm签名:1981.HR出版:《原点》P41,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杨益平(b.1947)严力肖像布面油画1982年作70×50 cm签名:28.8.82.日本出版:《原点》P17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杨益平(b.1947)江南情结布面油画1982年作68×87 cm签名:一九八三年五月河区作,杨益平出版:《原点》P173,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杨益平(b.1947)卖馄饨布面油画1984年作66×56 cm出版:《原点》P177,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何宝森(b.1938)路漫漫水墨纸本1979年作100×68 cm签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宝森作。钤印:何(白文)、宝森(朱文)出版:《原点》P161,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马德升(b.1952)水墨抽象A水墨纸本1984年作134×68 cm钤印:马八四(白文)出版:《原点》P21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宋红(b.1954)收菠萝木板油画1980年作60×90 cm签名:5.14.1980出版:《原点》P131,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毛栗子(b.1950)墙综合材料1982、200792×73 cm签名:MLZ出版:《原点》P102,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何宝森(b.1938)女工肖像水粉纸本1987年作58×44 cm签名:宝森 八七年十一月廿八日出版:《原点》P159,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宋红(b.1954)忧郁的小姑娘木板油画1981年作87×64 cm出版:《原点》P13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宋红(b.1954)大榆树木板油画1980年作67×42 cm出版:《原点》P133,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宋红(b.1954)自画像木板油画1980年作51×45 cm出版:《原点》P13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宋红(b.1954)蒙古姑娘木板油画1982年作87×64 cm签名:S.H.1982出版:《原点》P136,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李爽(b.1957)老人与狗油墨版画纸本1980年作25×18 cm签名:老人与狗,李爽钤印:李爽(朱文)出版:《原点》P118,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606邵飞(b.1954)艺术家的生活布面油画1980年作80×80 cm出版:《原点》P125,中国香港视界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长期以来,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史学者都对“星星”抱有浓厚的兴趣。从20世纪末中国艺术回归国际当代艺术界和艺术市场之后,现代中国艺术尤为让人着迷。从1979年起,文革之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政治气氛仍然较为紧张的时期,艺术家以令人尊敬的勇气追求艺术的真诚表达,力图摆脱遵命创作的“文革”模式。其在艺术的率真表达、形式上的激进大胆、事件上的轰动效应,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星星美展”常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滥觞,在艺术史的书写中被抬上神坛。虽然只正式活跃了几年,但艺术家业余和非官方的身份以及对艺术体制的尖刻反对,让他们从同时期的前卫艺术团体中脱颖而出;“星星”成了反对既有艺术体制的象征——进一步拓宽了已有的艺术表达渠道和艺术民主的可能性。“星星画会”的主要成员有:严力、宋红、李永存(薄云)、曲磊磊、毛栗子、黄锐、马德升、钟阿诚、王克平等。主要活动有两次,一是于1979年9月27日在中国美术馆东侧小花园铁栅栏上展出的第一届“星星美展”,二是次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星星美展”。筹备第一届“星星美展”想法于1979年夏初由黄锐和马德升提出,他们在召集了艺术和作品之后,向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负责人刘迅申请正式展览,但由于北京市美协展厅的展览日程已排满,需次年才能安排。当时“星星”的成员们心情极其迫切,认为需要抓紧时间展出作品,因此决定在1979年9月27日举办露天展览。展品由23位作者提供,他们没有一个是专业人员,多出生于知识分子或干部家庭,有的还是当时十分活跃的诗人。150余件作品中含括了油画、水墨画、钢笔画、木刻、木雕等,展览导致了很大的轰动,并吸引了一些专业美术工作者。然而,展览第二天警察出面干涉,要求艺术家撤回展览作品。自此,“星星美展”正式遇到了困难,但是“星星”成员们以坚决的态度进行抵抗,制造了一系列轰动的事件:1979年10月1日,“星星”成员在“西单民主墙”前汇合,在发表演讲后举行了抗议游行,引起了国际新闻界的轰动,这一游行的名称后被改为“维护宪法游行”;10月2日,“星星美展”筹备组和北京当时的“地下”民间刊物《探索》等编辑部联合起草了一份《告人民书》,对游行活动进行辩护;11月23日至12月2日,“星星”在画舫斋举办了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卖了八千多张门票,《人民日报》还破天荒的刊登了“星星美展”的广告;1980年,《美术》杂志3月号刊登了栗宪庭以“本刊记者”身份发表的题为《关于“星星美展”》的文章;1980年夏初,“星星画会”正式成立,并在北京市美协正式注册。1980年,“星星画会”获得的了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的支持,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二届“星星美展”。在第二届星星美展之后,“星星”成员大都选择出国,在不同的地方坚守艺术追求,而今,多数“星星”成员已经成为了艺术创作、文艺批评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始终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标杆。黄锐1952年生于北京,成长于北京的四合院里,幼时跟随张大千入室弟子谢天民学习水墨画。文革期间,16岁的他被下放内蒙,在农村里待了六年。“大跃进”期间开始创作诗歌及绘画,在70年代末感受到新时代的来临,自学艺术,1978年秋与北岛、芒克一起创办朦胧派诗刊《今天》,主张先锋文学和艺术,1979年与马德升等人共同发起“星星画会”。黄锐1980年代创作以绘画为主,色彩奔放、线条恣意,在当时极具现代形式感和前卫性。1990年代黄锐进入更大胆的艺术实验期,涉足装置、行为艺术、摄影、版画等广泛领域。作品探讨以艺术作为反映社会的功能,及回应当代议题的能力。黄锐在1984年移居日本,此后开始创作装置作品。他于2001年返回北京,是最早进驻大山子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之一,在推动其发展上有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公共机构和私人藏家广泛收藏。严力1954年生于北京,1973年开始诗歌创作,1979年开始绘画创作,是1979年北京先锋艺术团体“星星画会”和文学团体“今天”的成员。1984年7月在上海人民公园展览厅举办首次个人画展,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画”的个展。1985年留学美国,1987年在纽约创“一行诗社”并出版诗刊《一行》,任主编,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朦胧诗之后的民间诗歌创作。1985年至2006年,曾在香港、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瑞典、大陆和台湾举办过个人展或参与集体展。画作曾被日本福冈现代博物馆和上海美术馆收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个人收藏家收藏。同时,在大陆、香港、台湾、纽约出版过小说集和诗集十种以上,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杨益平首届“星星美展”的发起人之一,1947年生于北京,1970年退伍转业,先后在工厂宣传科做宣传;局、部机关做宣传员,主持工业展览等美术工作。革命环境中出生的杨益平不喜好政治,相反对绘画艺术有强烈的冲动。1980年,身为高干子弟的他选择退出工作,后专攻绘画艺术。他的画注重表现当下的社会变化,从人物到事件,受他生活的应映,他画他看到的、正在改变着的,同时他也在画他自己。杨益平主动、自觉意识去发起思考和颠覆,作为星星画会的重要参与者,与社会现实产生正面的接触,他的态度以及作品,具备了真正的现代主义前卫特征。薄云本名李永存,1948年生于山西定襄。1960年代离开家乡,入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李永存在文革期间被控为反革命分子,送往劳改营进行农务劳动四年。他于1979年回到北京加入“星星画会”,并在那时开始以笔名“薄云”进行创作以隐藏其身份。1980年,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李永存的作品可看出传统中国水墨山水的根源,有中国宋元山水画博大精深的气势,亦有传统文人对人类命运的悲天悯人的深切关注,同时受抽象主义所影响。他的创作涉及不同媒介包括纸本水墨设色纸本,以及在木板上以光漆作画等,也创作二联画、三联画等作品。1981年至2005年间,李永存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他的作品被纳入重要收藏系列,包括中国美术馆及罗斯柴尔德家族收藏(Rothschild Family collection)等。宋红1954年生于北京,父母是国家干部。1958年,因父母工作变动移居香港。 1969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建设兵团插队。1976年,回北京探亲期间结识父亲好友张贻来,开始美术专业的学习。回到云南后,继续坚持写生作画。1978年,回到北京,参加“劳动人民美术班”学习,认识了星星画会成员和龙念南、关伟、赵柏巍、李葳、关迺炘等艺术家,多次组织并参加在公寓中举办的画展。1979年,观看第一届“星星美展”,十分欣赏他们开放的风格。1980年,参加第二届“星星美展”,后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作直到退休。1995年,参加“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展览。宋红的作品单纯而直接地面对其内心即时的情绪和感觉状态,或痛苦、或压抑、或欢娱、或平静……手法也同样单纯而直接,一是把许多现实中的物象意象化,来自她内心强烈的说不清的感受,一是强烈、后重的色彩,几乎是没有经过调和的生色,得益于她在云南明丽风景中度过的八年插队生活。何宝森1938年12月12日出生于云南曲靖,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更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任中国工艺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何宝森的艺术成就在于,他找到了一条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独特路径。何宝森先生多年以来孜孜以求,努力把西方绘画中“色随光变”的科学原理引进到中国画当中来。提出改千百年来“随类赋彩”的施彩原则为“随光赋彩”的科学理念,并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创立了“光墨画”。古意盎然的文人意趣、笔墨精神,加上光影幻化出的缤纷色彩世界构成了“光墨画”的主要特点。文人画的风骨增加了“光墨画”的传统韵味,而富于变化,斑驳陆离的色彩世界增加了中国画的视觉享受。可以说这是中国画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的大胆尝试。而何宝森先生在1979年参加“星星美展”的作品《路漫漫》即是这条实验之路上的开端之作,获得了中外艺术家的广泛赞誉,也为“光墨画”的开创之路埋下了伏笔。马德升1952年生于北京,文革期间获派任绘图工人。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马德升作为中国新潮画派“星星画会”的发起人之一,与画会成员在北京展示现代派作品,率先以个人化、表现主义手法创作,开展了中国现代派艺术的创作。他最早期的作品便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木刻版画,刀法斩钉截铁,黑白对比强烈,显示了西方写实主义、表现主义的风格,代表作有《石头记》等。1982年,马德升开始创作水墨画,以抽象风景和女体为题材。1986年迁居巴黎,曾在纽约、德国、法国、瑞士等地举行画展,其画作为巴黎当代历史博物馆收藏。自2002年起,马德升开始用塑料彩创作巨幅石头画,线条粗重的石头布满雪片纹理,仿佛剥落自中国山岳。他以幽默态度把石头迭砌成各种人物姿势动作,希望观众产生“似石非石”的幻觉。毛栗子“星星画会”发起人之一。1979年和1980年参加第一、二届“星星美展”,并参加了在香港、台湾举行的“星星十年展”。毛栗子起初自学绘画,后来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并于1987年毕业。1990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赴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访问,同年任该院客座教授。旅居巴黎十年后回到北京,从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工作。他曾在世界多地的美术馆和画廊举办展览,作品为海内外名家广泛收藏。毛栗子在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非常具有实验性,他试图用西方绘画材料来表现中国古典绘画的独特意味,从而去激发一种不一样情绪,一种看似不真实的真实。其创作广受国内外藏家们的喜爱及肯定,包括法国拉菲酒庄庄主埃里克·罗特施德男爵、比利时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香港北京及新加坡中国会创办人邓永锵、张颂仁、寒舍集团董事长王定干、吴尔鹿、华镔、洪晃、著名艺术家艾轩、方力钧等。李爽1957年生于北京。李爽的父母分别是北京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的教授,姥爷是个古董商,也是画商及艺术品商人,李爽自幼受他熏陶。1976年,她与同学被下放到北京郊区农村干活。1979年返回北京后,她开始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担任舞台美工师。同年,她参加了首届“星星美展”,成为仅有的数位女参展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于1979年和1980年在所有的“星星美展”中展出,亦参加了后来数次的回顾展。李爽的油画作品内容由最初的风景演变成后来的人像及静物。1981年,李爽因与法国外交官交往而被关禁两年,这事件使她的名字在法国家传户晓,对涉外婚姻合法化意义重大。她于1983年结婚后便移居法国至今。2007年,李爽的作品在北京及上海展出,这是她自1983年离开中国后首次在国内展出作品。邵飞1954年生于北京,邵晶坤之女。1976年至今在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神秘,梦幻,游走于理想与现实,她也是星星美展成员,是最有个性和创造力的现代女画家之一。曾先后在英国利物浦ACORN画廊、挪威奥斯陆AKO HANDVEI KSTED画廊、荷兰鹿特丹DOELEN艺术中心、日本大阪现代中国艺术画廊、美国爱荷华美术博物馆、加拿大温哥华亚洲艺术中心、日本大阪现代中国艺术画廊、台湾高雄炎黄艺术馆、新加坡文物馆、香港艺术中心、澳门市政厅、马来西亚槟榔艺术学院画廊、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北京市美协和香港美术馆、台湾炎黄艺术馆及诸多收藏家收藏。“星星美展”或许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第一个有社会影响力并“存留”下来的艺术事件。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仅仅是经济从集体走向了个体,“星星美展”的出现可能也是中国艺术从集体走向个体的一段进程,艺术不再仅仅局限于为政治服务,也为每个个体发声。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只办了两届就被取消的“星星美展”却在点燃之后被迫熄灭了。尽管没有足够持续的影响力,作品现在看来也或许不够当代,但它是一个火种,是燎原之势的第一把火。如今的“星星美展”,它更像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就像李永存所说:“从今天来看,星星美展的事件意义大于作品,它也是1976年到‘85美术思潮’的一个中间连接”。它是时代下个体自由的一次选择,也是随后而来的“85美术思潮”与“89现代艺术大展”等中国先锋艺术运动在沸腾之前冒起的第一波咕嘟声。这一事件在如今看来的确复杂了许多,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当时,艺术家们为了维护“星星美展”的举办而高举“艺术自由”的牌子,那些听起来很崇高的口号,隐隐地撩拨着每一个人的心。他们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冲劲与无畏,在时代微微开启的一点豁口中一涌而出。“星星美展”也因为站在转折点上而被历史留存。这一事件的许多成员也被诸如陈丹青、徐冰等当时在学院学习的学生视为“英雄”。据李永存回忆,在一次展览中,徐冰曾对他说:“你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们是跟着你们才出来的”。时代已经过去,精神不曾落幕。如果有一种“星星”精神的话,那么留给我们的就是保持个体的独立与自由。
Preview:
2021年6月3日-5日 上午9:30-晚上20:00
Address:
北京四季酒店 二层 幻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48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