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38 清乾隆 笨岩款泥绘山水诗文瓜棱壶
Viewed 1060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长14cm;高8cm
[底款]笨岩 铭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参阅] 1 中国嘉德,2012年5月13日,Lot2949; 2《荆溪紫砂器》页44,唐人工艺; 3《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页82,紫禁城出版社; 4《宜兴陶器图谱》页188,詹勋华着,南天书局出版; 5《古壶之美》页234,图67,财团法人咸阳艺术文化基金会出版,2000年7月; 6《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页59,图22,唐人工艺,2013年10月; 7《紫韵雅集—明清紫砂赏鉴》页66-69,图33,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8月;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页30,图24,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风格独具的紫砂艺术,在中国偌大的陶瓷世界中自成体系,经过晚明的酝酿积累,到了清初伴随着宫廷茶文化的勃发,宜兴紫砂器走入皇家视野,盛清三朝的百余年间,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各自留名于紫砂史页,这批完全按照皇家意旨制作,专供宫廷使用的御制紫砂器,其砂质上乘、工艺精良,极富高贵华丽的宫廷气息,尤其是装饰工艺,更反映着皇家审美的艺术水平,代表了宜兴紫砂鼎盛时期的最高工艺成就。因此被故宫学者定名为“宫廷紫砂”,为紫砂艺术的发展,书写了一段光辉的历史。 此壶为清代宫廷风格紫砂器形之一,虽然因为题写王维诗句,而未见“御制”两字,但装饰风格与泥绘工艺,直与乾隆时期的御制紫砂器毫无二致。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崇尚华美,亦爱茗事,他为此制作了一批风格独具的紫砂茶壶和茶叶罐,器身大多刻写乾隆御题诗、泥绘烹茶图,颇具文人紫砂意趣。清宫器物风格率皆精致工巧,富贵华丽,乾隆茶器尤其采用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壶。此壶即是灵活运用雕塑、押印、细泥堆绘技法,结合诗文、图画和器物装饰,集诗意、画意、工艺之巧妙于一身,呈现出乾隆的审美情趣,宫廷气息跃然壶上。 此壶壶身呈瓜棱状,棱瓣造型大小相间,曲面起伏,气度饱满,以老虬枝干塑为盖钮,两侧贴塑老嫩枝叶为饰,意趣生动。盖缘与壶口上下各自压印一圈回文为饰,彰显宫廷贵气,此乃乾隆期紫砂常见的纹饰特征。壶嘴上平下圆,一弯短流,中段微折,颇有傲然之气。弯流与圈把基部皆泥塑对称如意纹,此一手法亦常见于北京故宫珍藏的宫廷紫砂器。 壶身正面以细泥堆绘,描写出二十字微凸篆书,诗录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气格高古,虽未言茶,却与茶境相通。另一面堆绘清幽瓦舍,左有芭蕉湖石,右有老松花草,显为富贵人家的庭园景致。一壶两侧,左诗右画,写实写意,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紫砂泥绘工艺主要出现于雍正、乾隆时期,至嘉庆、道光之后被彩釉装饰取代。泥绘技艺是在具有一定湿度的泥坯上,用毛笔层层堆绘出传统山水或花鸟图案,于山石、树干等处特意层层堆叠,加厚层次,达到有如浅浮雕的立体效果。整体布局因器而变,需与壶体造型结合呼应。施艺者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非泛泛俗匠能为。 底钤“笨岩”二字阳文篆书方印,笨岩,佚姓,为清乾隆时期宜兴名手,尝为清宫制器供坯,有的带有御制诗文。台北成阳基金会藏有一件笨岩款“御制诗虚扁壶”可供参考。《陶都风宝岛情》着录一持陈汉文款“泥绘松鹿蝙蝠纹瓜棱壶”,其泥绘风格、时代气息均与此壶一致,此外也与传世几件“笨岩”款泥绘壶几无二致,就其工艺细细比较,“笨岩”极有可能是清初名手陈汉文。依据近年宜兴市档案馆最新披露的《陈氏宗谱》可知:陈松龄(1676-1748),字汉文,生于康熙15年,卒于乾隆13年。 (文/黄健亮)
Preview:
2020年10月14日-15日 10:00-18:00
Address:
北京千禧大酒店(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