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15 清乾隆 洋彩透云蝠内八仙贺寿玲珑转心瓶
Viewed 170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30cm
款识:“乾隆年制”款 |说明:此转心瓶呈葫芦形制,由内外两部分组成,瓶心与口颈粘连一起,套于腹内,底部与器座粘合封闭;外壁器身分上下两截,鼓腹呈葫芦形,腹部镂空,以手轻触外瓶,可以带动器身转动。瓶撇口,短颈,贴塑三只如意耳,颈部上下各一圈回纹,中部绘洋彩缠枝莲纹。瓶身上下截以镂空洋彩描金祥云纹为地,内壁施松石绿釉,主体镂雕瑞蝠穿梭于云海之中,口衔暗八仙及八宝法器,包括铁拐李的葫芦、何仙姑的莲花、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等,八仙八宝各缠绶带,雕琢细腻生动,灵动飘逸。上下衔接处饰以镂雕如意云头纹、海水纹,其画工精细娴熟,饱含吉祥寓意。透过镂空可窥见瓶内主柱上所绘八仙贺寿图案,若隐若现,效果似走马灯。画面上各路神仙各持法宝或腾云驾雾,或捧桃祝颂,极具仙风道骨,其所绘人物神情潇洒自如,形象清秀饱满,生动传神,独具风格。圈足矾红地绘描金回纹,器底以青花书“乾隆年制”四字楷款。全器于器形、釉彩和转动的设计中,无不传达出乾隆官窑同时将不同风格的创作元素融为一器的表现。||前序|翟建民 撰|清乾隆粉彩镂空八吉祥纹转心葫芦瓶,此瓶撇口,粗颈,溜肩,鼓腹,下承以托座,圈足略外撇。瓶由颈、腹部、底座、内瓶四部分组成。颈部以轧道为地,配搭变形缠枝花卉,两侧各贴塑矾红彩螭耳。腹部通体镂空作祥云,上有矾红蝙蝠衔八宝而至,即轮、螺、伞、盖、花、罐、鱼、肠。镂空饰松石绿釉为地,祥云以金彩作色,如光华下碧波流转。||转心瓶,又称「旋转瓶」、「套环瓶」,在镂空或开光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而内瓶上精美的图案如走马灯般,通过外瓶镂空或开光处展现出来。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赞叹道:「……乾隆一朝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转心瓶画工精细,用料上乘,工艺复杂,烧成难度大,完全合符前人之述,其制作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巅峰水平。||唐英(1682-1756年),号:隽公、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榷陶使者、陶人等,为清代雍正、乾隆两朝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雍正六年由怡亲王推荐赴景德镇辅佐年希尧督理陶务,至乾隆二十一年卒,唐英先后榷陶二十八年之久,后世称「唐窑」。唐英初到景德镇,对窑务茫然不晓,于是「杜门谢交游,萃心会神,苦心戮力,舆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随后英「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唐英在督陶期间,大力仿肖古名窑诸器,同时努力试验、创造各种「新式玲珑巧工之器」,故得镂雕、镂孔、玲珑瓷、巧思天成的转颈瓶与转心瓶、旋转碗等。查阅《清档》,可见:「乾隆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洋彩旋转葫芦尊一件、洋彩霁红胆瓶一件、洋彩霁青观音瓶一件(各随木座),传旨:着将尊、瓶内各配插象牙花,其尊内安戟磬如意,向里边讨,钦此」。从中,我们参照可知这支转心葫芦瓶应是该段文献记载的洋彩旋转葫芦尊,加之乾隆十七年又为唐英督陶期间,因此该件作品应出自榷陶使者唐英之手,进贡宫中迎合上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清代瓷器的时代特征,而皇家御用瓷器更甚。葫芦在我国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诗经•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幽风》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其中的「匏」、「壶」、「甘瓠」均指葫芦。除实用功效外,葫芦因其独有的外形与特性,又被先人赋予了许多美好寓意:葫芦之形状似「吉」字,故而常被寓以「吉祥」之意;葫芦读音似「福禄」,所以亦常用于祈福;此外,又因葫芦多籽,故又承载了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同时,外瓶镂空作延绵不断的祥云,配以红彩蝙蝠,寓意「洪福齐天」、「福禄万代」。内瓶通体绘粉彩八仙人物,各执法器,神态自若,一派歌舞升平之象,乾隆盛世光景从中便可一窥。此瓶独出心裁,色彩华贵典雅,转动间,人、物、祝福结合,明暗相称,交相辉映,器成兼籍天时与地力,人巧乃可施焉。|| 乾隆七年以后,景德镇官窑的制作以奇巧华丽取胜,尤其被誉为巧夺天工的镂空转心瓶,可视为乾隆官窑所做的最大贡献,其奇巧的套和技法,以今日之技术仍无法超越。转心瓶也名交泰、套瓶,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为转心瓶下了定义: 「瓶之腹玲珑剔透,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裳殊品也。」 转心瓶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了一个可以旋转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大部分为圆体式,少数为方形、筒形或葫芦形。为了便于窥见瓶内变幻莫测的景物,腹部大多有镂空开光体,其形如山字形、回字形或如意头形。开光内多绘画或镂雕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瓶身转动,透过镂空可窥见内瓶纹饰,犹如走马灯般变幻无穷,妙趣横生。|| 据《乾隆记事文件》中记载:乾隆十八年五月十二日皇帝传旨,命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烧造斗龙舟打(角力)斗人旋转瓶一件」,而唐英烧成的时间却是十九年十一月初四日。转心瓶每一部件尺寸需经过精心计算,反复烧制,并在全部部件烧造成功后组合而成,除此之外,烧造时的温度火候控制也极为重要,一旦出现少许变形便会前功尽弃。做一件转心瓶需费时十八个月,将近一年半时间,其复杂的工艺及艰难的烧制历程可见一斑,使得存世的每一件转心瓶都是无价之宝。转心瓶是唐英在乾隆督陶期间研究成功的,唐英逝世后终因制作难度大而停烧,光绪朝虽有仿制,但都无法企及乾隆的水平,后朝仿制多以失败告终,成功者也因耗资甚巨而只生产极少的数量。此件玲珑转心瓶由唐英亲自监制烧造,其内外均以粉彩绘图,需二次烧作,因此成品率极低,作镂雕葫芦形制的更是弥足珍贵,百不得一。| 「八仙」源自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明代以前八仙之名众说不一,所列神仙各不相同。明代吴元泰撰《八仙出处东游记》中「八仙过海」的故事广为流传,确定了现在所称的八仙。八仙的形象常出现于宫廷艺术中,作为装饰图案时,常隐去人物,只雕出八仙手中所持之物,即所谓的暗八仙。暗八仙以扇子代表汉钟离,以宝剑代表吕洞宾,以葫芦和拐仗代表李铁拐,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蓝采和,以渔鼓(或道情筒和拂尘)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韩湘子,以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暗八仙纹始盛于清康熙朝,流行于整个清代,八种宝物组合在一起即八仙齐来,吉祥纳福之意。此器主体镂雕暗八仙纹,瓶心绘八仙人物,瓶身转动,人、器结合,明暗互称,别具情趣。与其相似一例外镂雕暗八仙纹,内套瓶绘八仙人物之器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 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一件。|| 传统中国装饰艺术品多以佛教图案为主,但此瓶反映出清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并行的状况。细观整器纹饰,器身除了镂雕暗八仙纹饰外,亦包含八吉祥图案,如双鱼、法螺、吉祥结。暗八仙与八宝共同雕刻在一件器物上,其佛道兼用之意可以想见,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乾隆帝笃信佛教,但为了追求长寿和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亦信奉道教。八仙八宝相结合,通过寓意图案,用象征手法表达出美好的愿望,体现了有清一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风尚。
Preview:
2018年10月1日-2日
Address:
香港JW 万豪酒店三楼 宴会厅(香港金钟道八十八号太古广场)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