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207 杨石朗(1915~2000) 1988年作 万古长青 立轴 纸本设色
Viewed 215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94×54.5cm
款 识:万古长青,祝南昌晚报创刊三十周年,一九八八年六月杨石朗。|钤 印:石朗(白文)| |杨石朗,浙江海宁人,中国文化部诗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文联委员、江西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自幼习画,先后师从海派著名国画家贺天健,著名国画家、收藏鉴赏家吴湖帆先生,为两家共享之得意门生、衣钵传人。40年代加入中国画会并多次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齐白石等前辈画家一致看好有希望的青年画家。为探求古代大家真迹又再投师吴湖帆,1974年中国首次出版的《美术年鉴》收入传略作品。1951年任江西日报美术编辑,大胆尝试国画写生,1960年参加人民大会堂陈列国画创作,1973年调江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专研国画,1980年江西个展。1989年再度赴京于中国美术馆个展,艺术造诣与顷情学问的高尚人品,获得参观者的高度评价,有与清二石(石涛、石溪)并为“三石”之美称。历年作品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及海内外广为收藏。 | 1999年夏,时值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通过美洲通信卫星,采用中英文同声翻译的形式,向全球播放了一部电视专题艺术片。|在这部电视片的片头画面上,一位神情清癯,银须飘拂的老艺术家,登临秀出东南的千古庐山,极目远眺含鄱晓云,三叠飞瀑。老人手握一支彤管对景写生,笔墨挥洒中,一幅墨彩交辉,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幅国画山水长卷徐徐展开。画卷上叠出这部电视片的片名:《笔墨纵横写情怀》。| 当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脑海中首先浮现定格的就是这帧杨石朗先生面对祖国壮丽河山高山仰止,神采飞扬的画面。|杨石朗先生是我国著名山水画大家,早年曾师事于海上名画家贺天健,为其传授宋元皴法凡二十八种,得窥山水艺术堂奥,深受贺师私爱,并亲为在上海大新公司主持《贺天健弟子杨石朗摹唐宋元明清各大家真迹展》。后又经浙籍同门徐邦达、王季迁介绍,转师大收藏家、大画家吴湖帆门下,得以遍临历代名家真迹,且偶为吴师代笔应酬。一时成沪上《申报》热门新闻。1947年中国首次出版的《美术年鉴》即载入其两幅山水作品及传略,建国前,先生曾先后六次在京津沪宁等地举办个展。先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入赣后,遂以自然造化为师,将其艺术追求概括为“传统、生活、创造”六字箴言。其毕生包孕传统,含英咀华,通古今之变,创自家精神。其作品具有苍茫浑厚,沉雄博大之独特气韵,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赞其山水“有传统、有新意、有功夫、相当名贵”。1960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陈列国画,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其作品为国家部门及海内外藏家广为收藏,香港佳士得、北京嘉德、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崇源等著名拍卖机构多次热拍其作品。| 每观先生作画,一管在握,含毫命素,八面出锋,随机生发。先生深谙中国绘画“骨法用笔”的要义,其特点在于“用笔”而非仅仅“用线”。所以他不仅重视笔尖的运用,而且还刻意加强笔腹和笔根的运用,笔的正侧、立卧、顺逆、藏露、提按、顿挫、轻重、徐疾,随形写意,不拘一格。先生用笔已不仅仅是作为传统国画造型要素之一,而且包含着先生的情感宣泄和审美意趣。其创作时激情飞扬,物我两忘,时而凝目沉思,若有所悟,时而含颔抿唇,如品甘茗。时而放笔纵横,如风雨归舟,时而小心收拾,如越女绣花,与平素好静寡言,形似木纳的先生判若两人。| 先生为人为师真诚、质朴、散淡、颇具君子之风。平日生活简朴,粗菜淡饭,好品茶。记得1999年春,我从家乡杭州带了些龙井新茶请先生品饮。先生大喜,也拿出自己新购佳茗各沏两杯,两人促膝品茗斗茶,谈画论道。期间我画了几只鸜鹆,求教先生画梅之法,先生沉吟片刻,即刻泼墨写枝,勾花点叶,又在鸜鹆上补了几笔,顿时满幅生气,全盘皆活,如有神助。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有时聆听先生论画,我常常觉其所论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后学,而是在向众多热爱传统绘画的后生,传播自己的艺术精神和理念。因此我认为,先生曾自刻闲章“百年之后人论定”除彰显其艺术自信之外,同时还寄寓了对后辈晚生担当传承国画艺术薪火使命的希冀和呼唤。|今年7月7日,我应邀专程赴京庆贺我国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百岁寿诞,并受师母张宇清嘱托,延请徐邦达先生担任《杨石朗画集》艺术顾问。师伯徐邦达先生与师伯母滕芳阿姨欣然允诺。我不由联想起,徐邦达先生作为杨石朗先生在梅景书屋的同门学长,不仅是杨石朗先生转师吴湖帆的举荐人,更是杨石朗先生艺术的识者知音。徐邦达先生曾对先生山水画艺术作如是评价:“杨石朗为我国当代绝无仅有之山水画大家,作品有富国强盛之音”。这是一位智者的真知灼见,其意既表明先生山水我自为我,风格独特的唯一性,又揭示先生山水艺术充盈着昂扬的时代气息,体现出南宗北派,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寥寥数语,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意味。| 艺术创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观先生的山水画无不充满了寻求与创造,他师法古人,而不囿于古人稿本翻笔墨跟斗,而是师古而化,化古为新。他师法自然,但又不拘泥于模山范水图解自然,而是妙悟通神,中得心源。为了参悟清代大画家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的精髓,先生曾十六上庐山、九登井冈山、多次攀黄山、游三峡、过洞庭、下桂林,足迹遍布全国名山大川。观先生的山水画,看似笔笔有来历,笔笔是传统,既有董源的披麻,王蒙的解索,也有李唐的刮铁,马远的斧劈,然而内中却有许多自己创造的新东西。惟其如此,我们才得以看见先生笔墨中我有古人,古人无我的气魄与面貌,看见先生青绿山水自成一格,别开生面的“杨家样”。| 先生仙逝已去十年。当其弥留之际,在病榻上居然仍用颤巍巍的手指对着白墙挥写作画,口里喃喃自语:这张宣纸怎么不洇墨水?当听到师母张宇清讲述这一情境时,我当时心灵强烈的震颤直到今天仍无法平静。这至笃至诚的笔情墨意,正是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艺术命徒灵魂的真实写照!我想这一场景应该铭刻在国画艺术丹青史上。因此我相信,虽然人世间失去了一位真诚的山水画大家,但是,先生是寻求另一方他毕生追求的山水意境去了。就如先生姓杨,名石朗,一名星的名字一样,在我国山水画艺术的长河银汉中,必将又多了一颗闪烁着先生名字的星。|谢文堃|2010年7月18日撰于南昌青山湖畔微醺斋|(原文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杨石朗画集》)||杨石朗|历年作品参展及个人画展简况|1937年 上海 “杨石朗画展”获社会各界好评|1941年 上海 “杨石朗抚唐宋元明清各大家画展”获社会各界好评|1943年 天津 “救济难民义展”获各阶层好评|1943年 北京 “杨石朗画展”被齐白石等老一辈大师评为“最有希望的青年画家”之一|1944年 南京 “杨石朗画展”获社会各界好评|1945年 上海 “杨石朗画展”获社会各界好评|1960年 北京 “第三届全国美展”江西省国画首选作品及各界好评|1964年 北京 “第四届全国美展”江西省国画首选作品获各界好评|1980年 江西 “杨石朗画展”获社会各界好评|1988年 江西 “滕王阁落成庆典首届书画展”获社会各界好评|1989年 北京(中国美术馆) “杨石朗画展”引起极大反响,获李可染等艺术大师及万余观众好评|1990年 东南亚 “出国画展”获各界尤为美术界好评|1991年 日本 “出国画展”获各界好评|1991年 山东“全国第一届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获各界好评||有关专著及大型辞典(部分)||出版时间及地点|1943年 上海 个人画集《杨石朗抚唐宋元明清历代大家画集》|1947年 上海 我国第一部美术专著辞典《中国美术年鉴》收录照片、传略、作品|1979年 北京 大型画册《革命纪念地》(收录作品16幅)|1980年 上海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历代)|1980年 北京 大型画册《祖国山水》(收录作品10幅)|1988年 海宁 文学专著《当代海宁人》|1990年 浙江 大型辞典《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1990年 浙江 大型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1990年 海宁 文学专著《海宁艺苑人物》|1990年 江西 文学专著《江西省文艺史料》|1991年 山东 大型画册《全国第一届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专辑》|1992年 上海 大型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1992年 陕西 大型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辞典》|993年 北京 大型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1993年 四川 大型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1993年 香港 大型画册《华夏千家书画集》|1993年 湖北 大型专著《当代书法家书信墨迹选》|1994年 北京 大型画集《二十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
Preview:
2018年7月10日-12日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 A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