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006 林风眠(1900~1991) 1977年作 和鸣 纸本彩墨
Viewed 93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34.5×46.2cm
款识:一九七七年,宗安同志正画,林风眠。||钤印:林风眠印 |备注:上款人宗安即为张宗安,浙江定海人,1945年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到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先后担任宋庆龄的秘书、保健科副科长和战灾儿童义养会中国分会副总干事。1955年2月,转业到外交部。1979年-1984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一方面面临着来自西方美术的冲击,一方面在中国画自身,也有着变革的思潮。在这“古今中外”的十字路口上,一部分中国艺术家独辟蹊径,开创了一种富于时代感的绘画风格,而这批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便是林风眠。|1919年,不满二十岁的林风眠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轮船,两年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雕刻家耶西斯的指导下,开始了对于西方近代绘画和中国陶瓷的研究,进而产生了沟通中西绘画的动机。1928年,林风眠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办国立艺术院,提出的办学理念即是: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引下,林风眠在艺坛辛勤耕耘了数十年,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观林风眠的画作。我们很难说出这具体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既是说不出,便是对林风眠艺术理念的一大认识。林风眠曾说:“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因此,在林风眠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得见西洋画的质感,亦可以领略到中国画奥妙。诚如此件《和鸣》,画面以颜色为主导,画家以树叶为主铺满画面,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好似繁花的景象。树叶间的四只小鸟以墨笔写出,为画面增添一笔重色。群鸟栖息在树枝上,决定着画面整体结构的布局,稳定中又不失变化,进而通过角度的不同,营造出画面进深的效果。小鸟的形象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画家也许并不关心笔下的具体是哪一种鸟类,画家所要求的即是画面中在此处需要有一只小鸟的形象,所关心的乃是小鸟的造型和整个画面环境的联系,即心中的小鸟和与之相关的意境,如此便跳开了传统的绘画,无论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另一方面,画家通过笔墨特有的性质,处理这四只小鸟,淡墨为远,重墨为近,又以笔墨与宣纸接触产生的晕散,巧妙地表现出小鸟绒毛的质感,自然而然,平淡天真。|林风眠的小鸟画是他思想的载体。在林风眠的小鸟画里,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思考。白居易说“诗言志”,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中国文人的绘画,画家常常在画中寄寓着自己的感情,或喜或怒,或悲或忧,都在画作中渲泄出来。有一种说法:唐宋尚法,元代状意,明代状趣。林风眠是深谙此道的。他知道,绘画有表意功能,传世的画作大都是从“状物”向“状意”转变的。|林风眠的小鸟画,是自己感情的表达。林风眠说:“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画花像少女,其实画鸟只像鸟,那又何必画呢?拍照好了。”林风眠明确宣示:“画鸟像人”,就是说林风眠画鸟是自己思想的表述。1977年的《和鸣》,四只小鸟立在枝头,相互注视表现出快乐和期待的心境。那时惨烈的运动已经结束,他已经走出被关了四年多的上海提篮桥监狱,他对生活充满希望之情跃然纸上。|林风眠在1930年代开始了自己“方纸布阵”的创作思路,即中国画中所说的“斗方”,这种形式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似乎并不多见。林风眠选择方形构图,也正是他要和传统规范、传统习惯拉开距离的意识密不可分。画家通过方形的构图强调作品的绘画性,更加注重画面的平面构成。此件《和鸣》即是根据方形构图加以延展而成。四尺整纸被画家以墨笔的树干分成两块,在分散式构图中,没有一处可以成为整个画面的主体和中心,枝干横斜交叉,小鸟左顾右盼,都保持着相似的一致,也正是在这种相似中,使画面产生出了秩序和节奏,形成了多样的统一。
Preview:
2018年6月13-14日
Address:
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层(中国北京朝阳区光华路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